江西鹰潭举行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比赛 解构本土文化“密码”
鹰潭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比赛20日举行,来自当地社科普及基地、高校、社区等领域的16名选手同台竞技,选手们以生动语言与创新形式解构鹰潭市文化“密码”。
鹰潭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比赛20日举行,来自当地社科普及基地、高校、社区等领域的16名选手同台竞技,选手们以生动语言与创新形式解构鹰潭市文化“密码”。
为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这学期,乐山市柏杨小学再度与乐山市文化馆合作,继续引进“乐山非遗”,通过“理论+实践”“展示+体验”的形式,打破“非遗”传承的时空壁垒,让静态的文化“活”起来。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打开方式。首都图书馆举办二十四节气国学吟诵主题活动,通过国学吟诵等沉浸式体验,将节气文化与端午民俗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搭建了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武汉市汉南区育才小学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欣小学联合开展“红领巾遇见非遗手作”系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未成年人良好家风家教意识,近日,在裕华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誉天下社区党委联合雅致社工机构,举办了以“国学润童心,家风我来传”为主题的国学教育活动。
近日,灵犀互娱旗下手游《如鸢》发起了一场全球汉文化企划,这场企划以海外四国(英美法日)依次亮起的汉文化主题片为首拉开帷幕,此时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值得一提的是,这支汉文化主题片没有任何游戏商业化的元素,全片以玉器、汉服、漆雕等汉代元素为主,向世界展
在校园1-3楼走廊打造“《弟子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的宣传画配以拼音注释,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教室里同步张贴精简版内容,形成“走廊有氛围、教室有阵地”的浸润式环境。这种可视化的环境建设,使学生在日常行走中便能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弟子规
在6月14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际,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以“AI赋能传统文化新表达”为主题的国际科技传播沙龙活动。本期沙龙聚焦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邀请AI行业学者、文化传播专家以及文博领域领军代表跨界对话,共同探讨数智时代AI如何助力传统文化从静态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来到毕节黔西市化屋村,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
家人们,今天必须得好好唠唠娱乐圈那位超牛的杨幂!她可不只是长得美、演技好的顶流明星,更是非遗文化推广的一把好手,直接把传统文化带上了国际大舞台,这操作,简直绝了!
从非遗技艺传承到文创新品迭出,从数智技术的嵌入式应用到汉服、古筝惊艳世界各地街头……凭借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理解,青年群体正在以自身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激昂的创新创造活力,讲述着文化强国的青春故事,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上一期圆桌对话中,光明
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以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成为华夏文明独特的注脚。近年来,洛阳坚持保护第一、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
在镇江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江南名城,文宗阁、焦山书藏等文化地标散发着幽幽书香,而镇江市高级文化指导师、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彭义,正是这片书香世界的坚定守护者。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汇总,以科学系统的编排全面梳理了语文核心知识点。资料通过“四字词语分类记忆”“ABAC/AABC式词语拓展”“数字成语阶梯训练”等模块,夯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特别是对“春风拂面”“万水千山”等高频词汇的精准积累、易错成语“七上八下
2025年6月8日,由道德院主办的第二届芒种节在淮安人和大酒店盛大举行并圆满落幕。本次芒种节以“传承文化,播种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众多文化爱好者、学者及市民参与,共同庆祝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5月25日至6月10日,石河子大学第三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这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文化盛宴,创新构建“沉浸体验+动态展演”立体化育人模式,吸引5000余名师生参与,成功打造出集“文化传承、实践育人、价值引领”
首先,在写作之前,先要了解本地有哪些“传统文化”,我们自己先罗列几个,比如,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传统工艺:剪纸、风筝……民族艺术:戏剧、杂技、绘画、书法……传统美食:各地风味小吃……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接下来思考,这种“传统文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知识启蒙教育,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自2月21日与江西省直第一幼儿园签署共建协议以来,通过提供种子种苗、专业种植指导及专家讲座等形式,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助力园所特色课程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6月9日,由陕西省传统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联合承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校园文化育人。
“美好旅途,文化相伴”,广大旅客网友通过手中的镜头和画笔,将旅途中的温馨瞬间定格,让每一张照片、每一幅画作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珍藏起美好旅途的珍贵回忆。尤其是在端午佳节这个传统节日,铁路部门在全国1000余个客运站车组织开展的“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文化
展览现场,版画的刀痕、掐丝珐琅的金线、叶脉的天然纹路与扎染的冰裂纹理交织成绚烂画卷,10个非遗展区如同散落的文明星火,映照出新区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层探索。这场以“寻非遗之美,传经典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正是新区推进“一校一品”特色美育工程的生动注脚—